事关你我,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下一步工作,回应“产”与“管”两大关切

2019-09-03 浏览:1092次

生鲜乳质量安全一直备受国人重视,随着市场对“鲜奶”等乳制品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消费者可能会有个疑问:我国生鲜乳的质量安全状况现在到底如何了?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邓兴照就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在第十届中国奶业大会期间作了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我国生鲜乳质量状况、在生鲜乳安全上的监管举措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我国生鲜乳的质量水平处于最好时期

生鲜乳质量安全位居食品前列

2018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为99.9%,比农产品总体抽检合格率高2.4个百分点,比食品总体抽检合格率高2.3个百分点。


图1  2018年生鲜乳、农产品、食品抽检合格率

近年来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向优

2018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9%,同比提高0.1个百分比。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00%。2018年,重要的营养指标——乳蛋白抽检平均值3.25g/100g,比2012年提高0.09g/100g,高出国家标准0.45g/100g;乳脂肪抽检平均值3.84g/100g,比2012年提高0.25g/100g,高出国家标准0.74g/100g;反映牛奶卫生状况的生鲜乳菌落总数为29.5万CFU/mL,比2013年降低了35.1万CFU/mL。


图2  菌落总数抽检平均值(2013-2018年)

生鲜乳质量安全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规模养殖场中,近年来生鲜乳有关指标提升很快,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除了蛋白、脂肪等基本指标外,反映奶牛健康状况的体细胞水平也在提高。2018年规模养殖场体细胞监测数据为22.1万个/mL,显著低于美国75.0万个/mL、欧盟40.0万个/mL的标准;2018年规模养殖场细菌数监测数据为7.2万CFU/mL,显著低于美国30.0万CFU/mL、欧盟10.0万CFU/mL的标准。

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消费信心提振

2018年,我国液态奶销售量同比增长4.2%,销售额同比增长7.1%。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业绩突出,比如飞鹤乳业2018年营业收入达116亿元;君乐宝乳业婴配粉营业收入达50亿元。同时,消费者对国产婴配粉信心持续增强,国产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40.7%上升到2018年的43.7%,销售额增速也从14.5%增长到21.1%。

二、畜牧部门产管结合,着力构建严密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建章立制保安全

法规方面,2009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并于2015年10月修订颁布。2008年10月,国务院公布《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08年11月,原农业部发布《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在乳品条例和办法中,严格限制奶站开办主体和条件,要求“一培训两符合三有”,即从业人员经过培训、符合生鲜乳收购站建设布局规划、有符合环保卫生条件的收购场所、有冷藏设施、有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有卫生管理和质量安全保障制度。

文件方面,201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42号)。201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57号)。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2018年12月,农业农村部等9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2019年6月,发改委七部委印发《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

标准体系方面,我国奶业质量安全现行标准200余项,涵盖奶畜养殖、乳制品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以及乳制品检测方法等多个方面,乳品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81项,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婴幼儿配方食品等;行业及地方标准69项,包括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复原乳的鉴定、标准化养殖场—奶牛等;以及其他标准50多项。 

提升生产保安全

一是建好场。为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生产,全国累计改造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近7000个,规模养殖场机械化挤奶率、生鲜乳冷链储存运输达到100%。2018年全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1.4%,比2008年提高了41.9个百分点,规模养殖成为主力军。


图3  全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2008年-2018年)

二是种好草。坚持种好草、喂好牛、产好奶。2018年,全国优质苜蓿种植面积550万亩,产量220万吨,优质苜蓿可满足200万头奶牛饲喂需求。未来将继续深入推进粮改饲,建设全株青贮玉米基地1400万亩,使奶牛全株青贮玉米使用率超过90%,保障了奶牛优质饲草料供应。

三是养好牛。近年来,国家推行奶牛遗传改良计划,加大奶牛遗传改良力度,奶牛全部实现良种化,牛群质量整体处于世界中上水平。2018年,奶牛年均单产达到7.4吨,同比增长0.4吨,9吨以上高产奶牛达到200万头。其次,我国还开展了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创建了829个示范标杆场,占规模奶牛养殖场的10%以上。第三,推进了“全国数字奶业服务云平台”建设,提高奶牛养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第四,持续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参加测定的奶牛数量由2007年的24.5万头增加到目前的123.8万头,指导牧场科学养牛。

强化监管保安全

一是推进监管信息化。全国运行奶站和运输车监管监测信息系统可以实时掌握奶站和运输车的运行和变化情况,对全国所有奶站和运输车实现精准化、全时段管理。目前全国5100多个奶牛场、4500多个生鲜乳收购站和5100多辆运输车已全部纳入监管,实施持证经营。

二是推进监管制度化。我国连续11年开展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各地奶站、奶车专人监管制度,落实监管频次制度,做到不漏站、不漏车。同时,出台“确保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安全六项措施”,对婴幼儿乳粉奶源涉及的收购站、运输车和奶牛场全部建档立案,重点监管。仅2018年,全国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8万人(次),限期整改奶站279家、运输车156辆,取缔和吊销奶站78个、运输车29辆。

三是推进监测常态化。生鲜乳质量监测计划已经连续10年组织实施。2012年以来,全国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22万批次,加大了对铅、汞、铬、砷等重金属和黄曲霉素等的摸底排查,确保乳品源头质量安全。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监测和飞行抽检重点对婴幼儿乳粉奶源相关的奶站和运输车进行全覆盖抽检,建立了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提高生鲜乳质量“产出来”的水平

育好种。好牛产好奶。目前我国种公牛90%依赖国外进口,单产达7.4吨,而美国单产达10.3吨,美国的2头奶牛产量相当于我们的3头奶牛。所以,要深入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支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和种公牛后裔测定,支持奶牛育种联盟发展,大力引进和繁育良种奶牛,打造高产奶牛核心群,加快奶畜良种化,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力争到2020年单产达8.5吨左右。

种好草。好草养好牛。全国而言,优质饲草还不能满足奶牛需要,拿苜蓿来说,目前国产220万吨,加上进口140万吨,只能满足奶牛优质苜蓿60%的需求。按照一头奶牛配套3亩土地的标准,推进饲草料种植和奶牛养殖配套衔接,既解决了饲草料供应问题,又保证了粪便的消纳。因此,国家每年支持建设10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基地,扩大粮改饲实施范围,实现奶牛饲草优质化。到2020年,力争优质苜蓿自给率提高到80%以上。

防好病。与奶业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布病、结核等人畜共患病仍未根除,布病控制仍需要免疫。欧美国家较为注重动物福利,饲草料结构更加合理,因此奶牛乳房炎、蹄病、繁殖障碍等常见病发病率明显低于我国。我国在养殖环节要加强奶牛口蹄疫防控和布病、结核病监测净化工作,做好奶牛常见病防治。

养好牛。国家以奶牛养殖大县为重点,支持奶牛养殖场转型升级和家庭牧场发展,引导适度规模养殖。每年支持1500个家庭牧场升级改造,开展奶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抓好5000名牧场主和业务骨干专项培训计划,提升精细化饲养管理水平。此外,还将加强 “数字奶业信息服务云平台”建设,推广应用奶牛场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技术设施设备。力争到2020年,奶牛规模养殖显著增加,养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治好污。奶牛场粪污产生量大,一个千头奶牛场,每天排放粪污量近40吨,处理得好,可变废为宝、还田肥地;处理得不好,污染环境、不可持续。在奶牛场粪污治理上,处理粪污问题,农牧循环、种养结合是出路。未来要加强粪污处理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展土壤粪污消纳能力研究与测定,尽可能地为牧场配套土地,实现农牧结合。加强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攻关,实现养殖场粪污排放的减量化。强化粪污治理等核心技术研发,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通过堆肥、沼气等途径实现粪污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提高生鲜乳质量“管出来”的能力

一是彰显良心道德和工匠精神。食品行业是良心行业,乳品安全需要工匠精神。为此,要引导企业响亮地打出质量牌,从质量安全树品牌,从质量安全要市场,从质量安全要效益。其次,要求企业要把质量安全放到生产经营的首位,严格落实企业第一责任,把好乳制品生产、加工、流通等每一道关口,确保上市的每一滴牛奶都安全放心,成为中国奶业良心的标志。此外,还要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建立全程标准化生产体系,规范生产流程,细化生产标准,严格对标生产,生产出最优质、经得起消费者检验的产品。

二是严格执行乳品质量安全法规标准。其一,完善奶牛养殖标准体系,健全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乳品质量标准体系。其二,推动修订生鲜乳、灭菌乳、巴氏杀菌乳等乳品安全相关国家标准,严格安全卫生要求,提高乳品质量安全。其三,建立生鲜乳质量分级体系,引导形成优质优价的乳品市场体系。

三是严格乳品生产过程管理。其一,强化养殖源头生产管理,围绕饲料、防疫、养殖环境、养殖技术等环节,对奶农进行质量安全培训教育。其二,定期开展对生产记录、防疫记录等“八项记录”执行情况及养殖档案的抽查,严格饲料、兽药投入品使用和管理,提高奶牛养殖的标准化水平。其三,继续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和风险抽检,及时发现和消除风险隐患。

四是严格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其一,完善生鲜乳检测指标、检测标准和方法,研发准确度高、适用性强、成本低的检测技术。其二,继续强化奶站和运输车监管,逐步推行安装GPS定位,对全国所有奶站和运输车实现全时段管理,坚决关停不合格奶站。其三,建立养殖企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和约束惩戒。其四,当前在生鲜乳供应季节性偏紧的情况下,重点要加强对流动奶贩打击的力度,严查跨区域流动收购,严格生鲜乳运输交接制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特别是要求乳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拒收流动奶贩的奶、拒收来源不明的生鲜乳。

转自:中国乳业杂志  乳业资息网

返回目录
Copyright (©) 西安市乳业协会 承办 版权所有 陕ICP备18016187号-1